一只空瓶,半升原酒,蓋緊瓶塞,貼上商標,出生于五尺見方,陳列于淘寶櫥窗,流連于酒吧夜場。從那刻起,10元一斤的低端原酒被“賦予”了一個個神秘、洋氣的名字“軒尼詩”“馬爹利”“麥卡倫”,承擔起了本不屬于它的200、300元的“使命”。
這一切,都要從田某等人的網店說起。
2022年5月,沒有穩定收入的田某,萌生了開網店賣假洋酒的念頭,這與曾經因為賣假酒被判刑的表哥周某、同學梁某一拍即合。三人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冊了四個網店后,由田某負責店鋪的接單、運營,由周某、梁某負責聯系假洋酒的生產、發貨,同時招攬了韓某、劉某等負責假洋酒的生產。
經查,韓某、劉某在出租屋內,將空酒瓶用原酒清洗來清除里面的雜質,再將瓶子擺在地上,用漏斗把10元一斤的低端酒灌裝到酒瓶中。有時如果顏色達不到要求的,還要加入色素,再使用打碼機在瓶頸上打上碼,在酒瓶上貼上相應的商標。
對比正品500-1000元/每瓶的價格,該團伙將換裝后的假洋酒定價為200-500元。不少消費者被所謂的低價誘惑,紛紛下單。田某、周某、梁某利用物流快遞將假洋酒發往全國各地。短短三個月內,田某等人利用網店銷售假洋酒60余萬元,涉及銷售記錄1500余條,遍布全國29個省市。
2023年1月13日,經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田某、周某等五人因觸犯假冒注冊商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至一年十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至三萬元不等。
近幾年,酒品制假販假呈現出集中假冒知名高端洋酒、激光打碼手段升級、作案地點隱蔽、制假窩點流動化、銷售渠道網絡化等特點。在此,檢察官提醒消費者:
1.網購酒品,要警惕高端酒品低價售。最好選擇官網購買,對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煙酒商品保持警惕。
2.提高鑒別能力,從包裝、標簽、防偽碼、味道等方面鑒真假, 正品的包裝往往印刷清晰、商標圖案套色吻合,而假冒商品包裝質量較差、標簽圖案較模糊。
3.網絡銷售平臺有義務嚴格把關,對被疑似售假商家進行及時攔截和處置,下架、清退甚至移送司法機關。發現售假及時移送司法機關。